为您提供:江苏宿迁沭阳县桑墟镇老庄村鲜花花圈订购
老庄村同城花圈店网站,网上订鲜花花圈、老庄村祭奠花篮哀思花圈,保证花材新鲜和鲜花质量,老庄村花圈配送。专业提供江苏宿迁沭阳县桑墟镇老庄村葬礼鲜花圈制作,老庄村白事鲜花制作,与葬礼花束配送,全部新鲜葬礼花圈当天制作,老庄村葬礼花圈,江苏宿迁沭阳县桑墟镇老庄村葬礼花篮当天送到,代写葬礼花圈悼词,代写葬礼鲜花挽联,按您的要求把江苏宿迁沭阳县桑墟镇老庄村葬礼花圈送到指定地址,也可以将老庄村葬礼花圈代送到殡仪馆!
老庄村鲜花花圈订购服务项目:提供网上订花送花、鲜花、蛋糕、花篮、花圈、果篮,公仔,巧克力,绿植,会议用花,展会用花,节日用花等订购,您只要通过网上下好订单,我们会安排老庄村附近连锁花店及时送出,并由总部提供售后服务。为保证客户的利益,所有的商品订购流程均在本网站统一完成,多谢!
配送范围:
订货流程:
浏览商品→点击购买→注册或直接购买→填写订单→选择支付方式--成功提交→配送店按您要求送货上门
注意事项:
1、老庄村市区可以做到最快3小时送货上门(郊区需另外加收运费),但请尽量提前24小时订货,以保证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安排送货。
2、正常配送时间为:8:30—21:00(乡镇晚上不配送),17:00以后订购的商品系统会转到第二天安排!
3、每张订单的确认、配送和收货人签收状况,送货人可在每个环节查询自己的订花状态。
4、老庄村市区免费送货上门,老庄村乡镇需加收路费(30-80元)部分乡镇及郊县仍无法送达,订购之前提跟客服联系
您现在的位置:
江苏 >
宿迁 >
沭阳县 >
桑墟镇 >
老庄村
配送范围:
热卖花圈

白事花篮

祭奠提篮

白事花束

老庄村地处245省道东侧。近年来,老庄村致力做大、做强木材加工主导产业,推动工业向园区化发展,农民向市民化发展,农村向社区化发展。2006年,全村拥有木材加工企业98个,实现销售收入2.45亿元,上缴国家税收408万元,村集体经济收入190000元,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50元,成为全县乃至全市的经济强村。如今的老庄村,思想观念变新了,创业氛围变浓了,致富道路变宽了,居住环境变美了,先后荣获省“文明村”,市“经济百强村”等称号。
构筑发展载体实现生产园区化
老庄村党支部一班人深深地认识到:要想生产发展,就必须不断做大做强木材加工业。为解决木材加工业发展瓶颈,老庄人迎难而上,破解难题。一是建设新载体,生产园区化。组织企业大户到外地参观学习,在全县率先以村为单位建设木材加工业集中区,构筑优化木材加工业发展载体,推动木材加工业向规模化、集约化、园区化发展。
二是干部带好头,群众跟着干。在村党支部一班人的影响和带动下,先后有56家木材加工企业进驻工业集中区,村工业集中区已初具规模,
三是企业搞联合,协作闯市场。老庄村在积极扶持村民兴办木材加工企业、鼓励和引导企业向工业集中区集聚的同时,还通过基础设施和产业资源共建共享,促进企业与企业联合协作,推进共有技术集中开发,产业市场共同培育和利用,形成稳定、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集合体,原木供应、辅料供应、粗加工、精加工、深加工等产业链条已经形成,市场占有、信息共享、产出利润日趋最大化,基本实现了“低成本、低风险、高效率、高收益”的运作目标。
加快村民就业实现农民市民化
村党支部在积极扶持木材加工企业的同时,时刻牢记带领村民致富共富的重任,立足自身实际,根据产业特点,发展更多的木材加工企业,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,让更多的农民进厂做工,以企业职工的身份在家乡过上城里人的生活。
首先,灵活运用职教培训、岗前培训、岗位培训等方式,培养一大批懂技术、会生产、能经营的劳动力人才,每年参培劳动力达600人次,培训合格劳动力全部推荐到村木材加工企业做工。
其次,积极开展“学进农家”、“乐进社区”以及“文明户”、“新风户”评比等活动,教育和引导村民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、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,倡行文明新风,提升整体素质,促进村民向市民转变。
第三,针对木材加工企业用工较多的实际,加快劳动力转化,引导村民离田进厂做工,改善企业生产用工条件。据统计,近年来已有1600多老庄人走出田园,进厂做工,其中进村木材加工企业就业的劳动力达90%以上,村民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70%以上。
建设居民小区实现生活社区化
“环境优美,生活富裕,文明卫生,和谐共进”是老庄人的一贯追求。近年来,老庄村加快实施村居民小区建设,引导村民进入居民小区居住,促进农村向社区化发展。
一是把好建设关口。根据木材加工工业小区的发展需要,科学规划、合理确定村居住小区位置,做到工业企业集中区与村民居住区分别设置,生产与生活分离。要求村民建房统一到村居住小区,统一规划,统一施工,严禁乱搭乱建。目前,入住居民小区建楼房的农户已达230多户。
二是加强环境整治。坚持生产与环保、工厂化与花园化相结合,积极开展以“清洁田园、清洁水源、清洁家园”为主题的“三清”活动,整治废沟塘2个,开挖土方0.8万方;先后铺设黑色路1740米、水泥路420米、砂石路5000多米;栽植各类花木3000余株,小区交通条件不断改善,居住环境不断优化,吸纳集聚功能初步形成。
三是完善配套设施。投资l0多万元兴建自来水厂1座,解决木材加工小区和居住小区居民饮水问题;兴建商住楼160多幢,农贸市场1个,方便村民生活。
参考数据
村庄位置:地处245省道东侧
村庄人口:2810余人
村庄户数:690余户
三产总值:实现销售收入2.5亿元(2007年)
人均年收入:6800元(2007年)
上缴税收:860多万元(2007年)
集体积累:村集体经济收入190000元(2006年)
获得荣誉:江苏省文明村、江苏省及宿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,宿迁市及沭阳县文明单位,宿迁市及沭阳县经济百强村等
联系方式
村委:0527—83250208
(本文地名介绍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)
